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健康樂活組-溪南禪茶肖遙行:品厝、品茗、品時光


「健康樂活組」以身心靈平衡為核心,規劃六大主題體驗,展開一場結合自然、人文與風味的豐富旅程:從天南寺禪修與托水缽中學習專注與覺察(樂眠),漫步肖楠林與鵠尾山步道,享受森林的洗禮與壯麗山景(樂動);深入清朝四姓古厝,傾聽歷史回音(樂活),於茶席中品味三峽茶香與文化傳承(樂活);最後,以手工麵與綠竹筍佳餚作結,飽嚐山林原味(樂食),讓每一位參與者在活動中找回內在平靜、活力與生活的美好節奏。

1健康樂活 - 數位走讀內容

4科技永續


大板根森林溫泉渡酒店位於新北市三峽區大豹溪流域,渡假村佔地20公頃,前身在日治時代是臺灣最大的第一座製茶廠,擁有近百年歷史,渡假村內有日本皇室休閒渡假行館,花園、魚池、森林步道規劃完善,自然生態的保存非常完整,也因此保存了臺灣目前僅有的一片低海拔原始熱帶雨林。

4科技永續 - 數位走讀內容

數點詩香,藝鳴三峽-探索在地故事,點亮文化之光


我們將帶您走進藝術家李梅樹的故事,透過祖師廟精緻的建築藝術,感受匠人的用心與巧思;再前往甘樂文創,體驗在地美食與手作工藝,享受生活的美好與創意。

在旅程中,您將與夥伴一同完成各個站點的小任務,透過合作與互動,串連起李梅樹紀念館、祖師廟與甘樂文創的精彩故事,最終匯聚成一個充滿回憶的數位紀念品,記錄屬於您的三峽故事。

這趟走讀不僅讓您貼近三峽的歷史記憶,更透過細膩的觀察與體驗,重新發現生活中的美好細節與文化底蘊。慢慢地走、細細地讀,讓三峽的在地風情,成為您生命中難忘的美好篇章。

5閱讀生活 - 數位走讀內容

文化創生

綠葉藏歲月,碧螺映三峽


說起台灣北部地區的茶葉種植、生產及出口大概始於清道光中葉(1830~1840年代),而早期來到三峽拓墾的福建安溪人民,也因原籍地種植茶樹、製茶,將這一產業、技術經驗帶入三峽地區。

至道光中葉,三峽已有茶葉出口的記錄,在同治4年(1865),台灣開港通商,蘇格蘭商人陶德來台採購樟腦的同時,也發現北台灣近山地區的氣候及土質非常適合種植茶葉,便從福建安溪運來茶苗,並以貸款方式鼓勵農民種茶,故在同年艋舺德春行黃龍安兄弟三人,帶領族親到三峽山區開墾植茶。

同治7年(1868),陶德在文山堡(包括今日的文山、新店、深坑、石碇、坪林、雙溪等區)、海山堡(包含今日的樹林、三峽、鶯歌、部分新莊、大溪等區)推廣茶樹的種植,也拓展到三峽地區的十三添庄(今日的三峽區嘉添里西北部、添福里北半部)。

同治8年(1869),三峽種茶區域也擴大到橫溪、成福、鳶山、福德康等地,此時三峽地區的菁靛(藍染的染料)、採樟及種茶成為三峽的重要產業與物產集散地。

本次走讀路線設計與三峽茗茶的興起與變遷有關,有李梅樹紀念館、三峽區農會、林信記古厝、天芳茶行、九鬮老街、大寮茶文館、大豹製茶廠等,供大家來到三峽走讀散步時的人文路線。

6文化創生 - 數位走讀內容

版權所有© 2025,
平台內容維護|智紳數位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 技術合作|someDesign、隨香地圖
Contact Info|[email protected]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