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點介紹

立即體驗數位走讀地圖

近景文街景美國小,映入眼簾的便是景美國小圍牆邊,兩座大型的藝術作品,這是景美國小為了推廣鄉土教育,讓孩子了解家鄉的地理環境和人文,於2012年聘請藝術家黃耿茂先生,利用景美街48號古厝拆下來的舊建築物件,透過藝術家的獨特眼光,以景美溪和當地居民的互動關係為創作理念,讓舊建物賦予新生命,創作了四件公共藝術作品,分別為:時光的探索、生命的禮讚、未來的哩程、生命的搖籃。

(一)時光的探索--位於景美國小校門口及前庭左側蓄水池

此件作品以豐富想像力結合景美國小師生的陶板創作,融入標點符號的教學及自然科學教育的造型和圖像,色彩繽紛,建構出多元且具童趣的藝術作品,並在正面加上大型時鐘,側面則有可以轉動的齒輪,讓原本以功能性為主的蓄水池披上藝術新裝,呈現出新舊時光互動的探索軌跡,耐人尋味。

(二)生命的禮讚--開道碑後方牆面
此藝術品設計理念延伸自鄉土穿廊中所設置的--「生命的搖籃」。作品中將紀錄景美區生活的老照片製作成窯燒影像,結合童趣的陶版作品,黏貼在藍色蜿蜒的景美溪溪流中,宛如訴說著潺潺而流的景美溪和景美人相濡以沫的關係。而作品上多彩豔麗的花草意象圖,則是刻畫景美區有著仙跡岩等美麗的山川美景。

(三)未來的哩程--鄉土穿廊左側
此作品以一個木板浮雕影像呈現,用景美街48號老建築拆下的廢板料,重新裁切、拼組加上顏色,部分融入景美街區懷舊老照片影像,用抽象的色彩幾何方塊,展現出一座城市日夜更迭、充滿多元繽紛的景象。

(四)生命的搖籃--鄉土穿廊右側
這是一件陶板浮雕作品,創作上以土為元素,部分加入景美街48號古厝拆除的磚瓦土塊料,將廢料轉化為元素融入作品中。用來詮釋河流生命的演化,以景美溪意象轉化成時間軌跡,帶動文明的發展。中間淡藍色流動曲線是景美溪,結合景美國小師生集體創作,加上具歷史意義的景美街老照片窯燒影像,藉以表達出景美溪豐富的生命力。

參考資料:
1. 臺北市公共藝術網-景美心.臺北情 Jingmei Current, Taipei Feel
2. 文山社區大學文山學資訊網

撰稿者:林美惠

 


語音導覽

領讀人:方文樹

 


 

景點地圖

 

立即體驗數位走讀地圖

 


 

精彩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