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點介紹

立即體驗數位走讀地圖

田與一規劃的嘉南大圳,南北導水幹線橫跨了七處溪流,因而必須興建七座渡槽橋,曾文溪渡槽橋便是其中規模最大且最長的一座。在日本著名橋樑設計師增田淳的巧思下,採用了華倫式桁架設計,鋼構桁架支撐的橋體下部為讓圳水通過的箱涵,上部的橋面板則可行人車。自1929 年完工後,肩負了重要的灌溉與交通運輸功能。

1930年曾文溪的計畫流量(河川可通過的可能最大洪水量)為每秒5,500立方公尺,若以實物比喻,等於一秒鐘有275輛載著20立方公尺貨物的卡車通過。自2013年迄今,曾文溪渡槽橋經過的河段採用的百年期距計畫流量已經上修到每秒12,450立方公尺。換句話說,依目前的防洪需求及氣候水文條件預估,可能百年內的某一天,一秒會有660輛同樣的卡車通過。

2012 年嘉南水利會(今農田水利署嘉南管理處)想要汰舊換新,花了三年興建新渡槽橋後,失去功能又不符防洪標準的舊渡槽橋,便面臨了被拆除的命運。水利署與臺南市水利局、文資處展開了一連串討論,不斷在文資保存與生命財產安全問題間反覆折衝,研議兩者雙贏的機制。最後,終於達成現地保存的共識,渡槽橋被指定為市定古蹟,僅將南岸橋頭敲除,以降低通洪瓶頸。曾文溪舊渡槽橋未來將會活化再利用,規劃地景公園,作為防洪治理與古蹟永續共存的典範。

從水歷史的角度來看,渡槽橋的保存意義不僅在於橋樑本身,更在於它呈現了曾文溪人與水的各種關係長期連動的結果。日治時期的帝國工程師開始從資源的角度看待曾文溪,成就了遍佈整個平原的嘉南大圳系統。為了維護大圳的運作,曾文溪的測量與防禦工事就此展開。防洪工程與被保護的大圳確保了嘉南平原的經濟與社會發展,進而用水需求促成曾文水庫的興建。另一方面,在快速發展及極端氣候的背景下,也讓防洪標準被越提越高,大圳的關鍵部分才成為治理河川的阻礙。百年治水的起點,在百年後卻反而成了防洪的障礙,恐怕不能只歸咎於氣候變遷的單一原因。如此峰迴路轉、橫跨百年的水文化故事,值得官方與民間一起反思過去並共筆曾文溪未來的對話起點。

撰稿者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語音導覽

領讀人
毛冠婷

 


 

景點地圖

 

立即體驗數位走讀地圖

 


 

精彩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