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點介紹

立即體驗數位走讀地圖

治時期,為灌溉廣大的嘉南平原,提升米糖糧食的生產。1920年八田與一規劃興建嘉南大圳,在曾文溪支流官佃溪打造「烏山頭水庫」作為貯水池。但主水源官佃溪的溪水流量不大,光靠官佃溪無法滿足嘉南平原的灌溉需求,為解決其用水需求,方法即為開源,另尋其他水源增補,故大壩本體之外還增加了一項導水隧道的設計,目的在將曾文溪溪水導入烏山頭水庫,以增加水庫之蓄水量。隧道總長3217公尺(直徑5.4公尺之馬蹄型斷面),全體工程項目包含隧道東口(進水口)與西口(出水口)兩端的明渠、暗渠以及水閘門等工程,因貫穿烏山嶺而稱之為「烏山嶺引水隧道」。

烏山嶺引水隧道於1922年12月開工,為嘉南大圳所有工程中最困難的部分,過程面臨不少挑戰。第一,交通運送不便,地處遙遠且交通方式受豐枯水期限制,冬季雖可利用輕鐵,夏季則難以用竹筏通行。砌料運送亦需透過火車轉以台車、竹筏來越溪運送,整體流程耗時費工;其二,缺乏電力,在沒有供電的環境下,東口工作站僅靠著一台迷你水力發電機供電,其發電水力來自工作站後方山頂野溪引入直徑10公尺之混凝土蓄水池,產生約30公尺的落差動能,每天開機發電約1至2小時提供照明。直到1967年曾文水庫動工後,台電開始在此通電,該發電機才退居二線備用,百年的使用歷史,極具文資保存價值;其三,瓦斯爆炸及石油湧出,由於烏山嶺的地質有破碎斷層帶經過,岩體內含大量瓦斯氣體,因此挖掘期間曾發生過數次爆炸意外。其中在1922年12月6日施工挖掘時所發生的爆炸事件也造成50多名在場的施工人員傷亡,除瓦斯爆炸外也發生多處湧水及石油滲出災害,施工團隊累積經驗一一克服各種害危因子。烏山嶺引水隧道歷經7年之久的工期,終在1929年11月12日正式完工。翌年,八田與一在烏山頭水庫堤堰工作站豎立「殉工碑」,紀念興建過程的134位殉職人員,這段災害歷史成為後人興建工程的借鏡。

1930年嘉南大圳正式通水時,作為整個大圳工程一環的烏山嶺隧道,也開始擔負起引水的重任。嘉南平原水田面積激增近一倍,旱田銳減近十萬甲,水、旱田比例約七比三。農作生產結構也隨之改變,實施三年輪作制,耕種水稻、蔗糖及雜作。嘉南大圳透過曾文溪灌溉嘉南平原約十萬甲土地,搭配濁水溪灌溉雲林平原約五萬甲土地,合計灌溉約十五萬甲土地,為臺灣的農業經濟帶來重大改變。

烏山嶺引水隧道為曾文水庫與烏山頭水庫間之重要且唯一的引水隧道,自通水使用已逾90年,隧道結構日漸劣化,輸水能力從原有56cms降至47cms,雖經數次維修補強,仍無法抑止其老化。為避免烏山嶺隧道突發性崩壞引發斷水危機及恢復其原有輸水能力,以穩定提供嘉南平原用水。2013年在舊線下游另開鑿一條新的引水隧道,由水規所規劃設計、農水署嘉南管理處施工興建的「新烏山嶺引水隧道」於2021年完工,取代原有的舊隧道。

新烏山嶺引水隧道與舊線同樣採用56cms為設計輸水量,全長3,431公尺,內徑為5.4公尺之馬蹄形水道,新東口位於舊東口下游約80m處,新西口在舊西口的西南方約150m處。新隧道所處地層如同舊線,位於石油及天然氣的中高潛勢區,施工上有致命性的高度風險。新隧道的工程團隊以古鑑今,根據文獻資料、鄰近工程案例、區域地質判釋、地表地質及鑽孔調查等方式進行風險評估,得知可燃性氣體危害的分布位置。一般甲烷在空氣中的爆炸濃度約為5%~15%,工程團隊基於安全需求須將甲烷濃度控制在5%以下,防止爆炸發生,遂採取「分層探查、加強通風、鑽井洩氣、勤測瓦斯」等主動式作為,減少隧道鄰近區域地層中可燃性氣體儲量,並將可燃性氣體濃度稀釋至安全範圍內。同時,搭配「縮短輪進、降低爆破、增強支撐、儘早保護、輔助工法」,以防隧道變形,可燃氣體從破裂的岩體湧出。

從水文化角度看烏山嶺引水隧道工程,現代的工程師從歷史中學取經驗,參考日治時期歷次瓦斯氣爆炸資料,掌握瓦斯氣分布位置及地層特性,加上現代技術輔助,穿越1Km以上之高濃度瓦斯隧道區段,以創新解方克服瓦斯氣、湧水冒出及抽坍等種種施工問題,不僅成功貫通且施工過程零傷亡未發生隧道抽坍及氣爆事件,為臺灣瓦斯隧道之施工技術提昇再創新高。

八田與一當初在興建烏山嶺隧道,是根據曾文溪的流量量測及漂流木位置,找出最高的歷史洪水位來設計東口高度,確保水不會溢流。今日在東口堰進水口閘門可看到昭和四年(1929年)、1958年八七水災、2009年莫拉克風災留下的歷史洪災水位,遠遠超過當初東口的設計標準。由此見證,極端氣候一直都在,面對日益嚴峻的氣候變遷與全球水危機的威脅,我們的防洪策略與治水防災觀念也須有所轉變,不再期盼單一工程手段能永遠防止災害。

撰稿者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語音導覽

領讀人
毛冠婷

 


 

景點地圖

 

立即體驗數位走讀地圖

 


 

精彩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