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點介紹

立即體驗數位走讀地圖

山區尪公廟「集應」之說由來,始於唐末黃巢之亂時由高、張、林三姓族人自河南光州一同遷徙至福建安溪,受到神明保儀尊王庇祐,一路安然抵達,因此在福建安溪建廟恭奉;因遷徙過程中,三姓族人「集體感應」到「尪公」的護祐,因而將廟名取為「集應廟」。康熙末年,由高、張、林三姓族人因在安溪地區生活困頓,決議攜手渡海來臺發展;平安抵達臺灣後,即在臺北市大安區六張犁(今車站附近的紅公山)建廟。

清咸豐初年,因人丁繁衍經高、張、林三姓族人商議後,決定拈鬮(抽籤)「保儀神尊、夫人神尊、白瓷香爐」三項寶物歸屬,各自分開恭奉建廟。拈鬮結果:高姓族人抽到保儀尊王神尊於清咸豐10年(1860)建廟於目前景美國小南側興築景美集應廟,然而該地因屢遭淹水、風水不佳,後又在清同治6年(1867年)重新擇地建廟於目前景美街37號現址,在正殿高懸當年廟宇落成時高姓族人所贈「大平世澤」匾額可見證其歷史。張姓族人抽到白瓷香爐在清光緒20年(1894)建立木柵集應廟。林姓族人抽中林氏夫人神先安置於三塊厝的公廳裡,後於大正10年(1921)遷建小廟於現址(舊地名番婆厝),目前神殿設置二樓是於1985年所改建的廟宇,廟名為萬隆集應廟(捷運新店線萬隆站3號出口巷子前方)。

「尪公信仰」來自於福建泉州安溪地區,福建多以「佛公」說法,亦有「安公」、「尪公」、「尪元帥」,亦有以族姓區分為「高尪公」、「張尪公」等姓氏說法。據景美集應廟官網說法:尪公指的是唐朝武將張巡在唐玄宗安史之亂時與太守許遠死守睢陽城,兩人忠肝義膽、壯烈犧牲,保住江淮穀倉免於淪陷,確保大唐江山;唐肅宗時建廟奉祀張巡與許遠,一文一武奉為「雙忠廟」,民間一般稱張巡是保儀尊王、許遠為保儀大夫(亦有兩者封號互易之說)。另保儀尊王張巡之愛妾林氏夫人捐軀供士兵充飢,令人動容,受封為「申國夫人」。

百年來大臺北盆地各區庄頭之「迎尪公」是重要地方慶典活動,以三峽地區百年「三角湧迎尪公」活動已被文化部列入國家無形文化資產活動。三峽人傳承安溪祖先信仰觀之「正月祖師公,八月迎尪公」被視為地方歲時重要祭祀活動。清領至日本時代大臺北地區各庄頭年年皆至文山區請尪公遶境,用以驅逐害蟲、保佑五穀豐收及防禦泰雅族人攻擊、護佑人畜平安,全盛時期景美集應廟有幾百尊尪公隨時讓庄頭掛單出巡繞境,可見其集應廟尪公神衹除蟲害及武戰神之興盛威力。

過去三峽聚落迎尪公是一庄過一庄,以安溪清水祖師公的信仰區之三峽區、鶯歌區、樹林區柑園等十二里及大溪區中庄,繞境時間自農曆8月26日至9月1日,戰後受到政府施行統一祭典政策的影響,原本由各庄自行前往文山區請尪公遶境活動,改由三峽清水祖師廟於8月15日統一辦理。

尪公俗諺:

  • 「尪公無頭殼,聖公無手骨。」
    泉州安溪人信仰尪公,漳州人崇奉開漳聖王(聖公) 。泉漳械鬥之中神尊也難以保全,可見其械鬥之激烈。
  • 「尪公無過嶺」
    尪公神像絕不越過獅球嶺,因基隆獅球嶺以北,即是漳州人地界。因雙方死傷眾多,經地方頭人出面調解,1855年(清咸豐5年)起,由字姓輪值祭祀,賽陣頭取代打破頭,開始舉辦雞籠中元祭。
  • 「點囉點叮咚,啥人放屁彈尪公?尪公媽舉鐵砣,槓到死囡仔的尻川門。」
    舊臺灣社會尪公媽融入童謠遊戲中,增添信仰趣味。
  • 「尪公聖,不值尪媽定。」
    看出男性尊重女性之說法,正與俗語聽某嘴大富貴呼應。

撰稿者:黃君琪

 


語音導覽

領讀人:黃君琪

 


 

景點地圖

 

立即體驗數位走讀地圖

 


 

精彩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