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點介紹

立即體驗數位走讀地圖

著曾文溪的擺盪,溪南寮逐漸成為緊鄰曾文溪的聚落,移動避災對居民來說並不是陌生經驗。1926年文人陳文石以自居當地十年多的記憶,將眼見溪南寮的頻繁洪患,寫成〈哀溪南〉一詩:「村莊有屋泛為船,澤國分明下有田:急激狂濤驚捲地,防堤護岸枉徒然」。村民因水患而相謀搬家的身影也被寫入其中:「疊破巢危原禍始,親臨相謀聚他徙;田園已失橐無錢,何處可能安翼子?」。可見遷移已是溪南寮居民時常面臨的生存抉擇。在河川流路不定的地方,「扛茨走溪流」成為居民走避水患侵襲的手段。溪南寮先民搭建竹籠茨為住居,竹屋容易就地取材,也易於拆解及組構,故方便搬遷。

1928年9月的暴風雨,造成臺南州一萬多戶家屋淹水,曾文溪主流再次變遷,洪水沖毀溪南寮的嘉南大圳曾文溪分線的防水土堤防約九百多公尺,河水沿著溪南寮和學甲寮的南部低窪地區流入、從北門郡與新豐郡界的鹿耳門溪出海,形成新的主流,溪南寮聚落成了孤島。1929年上半年,內務局土木課在溪南寮緊急修築「締切堤(將河流堵塞之堤防)」,試圖將鹿耳門溪的新河道堵起,並在堤防上游新設了護岸及五支「水制」保護。殊不知,7月的大水再次沖破水堤,將所有新設施化為烏有。

1930年冬季,溪南寮展開更大規模的防洪復舊工事,除了增高及加長堤坊、增加丁壩外,另新設三座與堤防垂直的「橫堤」挑流,並且在一號、二號橫堤間三公頃多的土地上栽種四萬株的銀合歡與林投樹來減緩流速,雖然發揮防洪作用,但直到1933年都還有毀壞重修的紀錄。

1930年9月內務局土木課提出「曾文、鹽水溪治水計畫」,說明曾文溪河道的經常變動,帶來的洪水使嘉南大圳的機能無法周全。為了固定河身、防止氾濫,必須依據適當法線在左右兩岸興建堤防。解讀當時留下的治水計畫圖,有助於我們更清楚地了解土木技師的治水思維。對照1924年實地經濟調查所得的「利害調查附圖」,可知堤防已全部重新規劃,不再採用嘉南大圳的防水堤,故堤距不再寬窄不一,更接近一開始劃定的法線。治水計畫在1931年12月動工,為期9年期,除溪南寮橫堤外,陸續修築六座橫堤與堤防,包括3座西庄橫堤、2座寮子廍橫堤,及1座溝子廍橫堤;右岸連續堤防有「麻豆堤防」、「西港堤防」、「七股堤防」,左岸則有「蘇厝堤防」、「安定堤防」、「海寮堤防」、「安順堤防」及「青草崙堤防」。最後加建的「六分寮堤防」則是在1944年追加興建。這些堤防大幅減少了曾文溪下游擺盪的頻率範圍。

土木技師根據既有經驗與既存設施推算出計畫洪水量,一併納入佈設河川工作物的通盤考量。溪南寮北邊的堤坊之所以未沿著法線設置,而是與溪南寮(以下)的既設堤防接續,呈現直角彎形狀,乃是治水計畫建立在既有設施基礎上的結果。此處過去總被地方誤會是不合理的工程設計,甚至被認為是導致1928年溪南寮大水的可能原因,只有細讀曾文溪治水的歷史,才能理解這個奇妙的地景。

整體來說,奠基於日治時期的曾文溪防洪治水策略,低岸平原築堤以防禦洪水,也建堤挑流,保護聚落及大圳。右岸磚子井以上不築堤,而是利用高崁岸地當作天然堤防,再輔以設置橫堤保護。左岸蘇厝以上則留作河道滯洪區。

面對今日嚴峻的氣候變遷,人們無法再像過去以扛茨走溪流來移動避災,治水防災的觀念須有所改變,「逕流分擔」與「出流管制」成為現代一重要概念。目的在於將降雨逕流妥適分配於水道及土地,以提升土地耐淹能力,及為避免因土地開發利用增加逕流量,增加鄰近土地及下游銜接水道淹水風險。因此,須減少進入水道之洪水量,並要求開發單位設置減洪設施,削減因開發所致增之逕流量,減少民眾生命財產損失及淹水風險。蘇厝堤防留置的開口便是一種「逕流分擔」的概念。讓原本就流路紛呈、容易淹水的土地留給河川,當洪水量超標時,多餘的水就能由這塊土地自然承受,避免所有水量湧入被堤防束縮的河道,增加溢流或潰堤的風險。

撰稿者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語音導覽

領讀人
毛冠婷

 


 

景點地圖

 

立即體驗數位走讀地圖

 


 

空拍-溪南寮一、二、三號橫堤

 


 

精彩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