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點介紹

立即體驗數位走讀地圖

美橋是景美與新店地區重要的交通要道,在車水馬龍穿梭其中之際,您可曾知道景美橋四代演變的故事呢?讓我們順著景美溪一起找尋昔日的點滴記憶吧!

景美古地名為「梘尾」,述說著一段先民開墾的故事,第一代的景美橋建於清乾隆25年(1760),由郭錫瑠、郭元芬父子所建的木梘水橋,郭錫瑠建造ㄩ型橋面的木梘橋,並將水源引往霧裡薛溪(今景美溪),但常因水勢過大而沖毀,郭元芬於乾隆32年(1767)改為V型底的菜刀木梘,防止行人通行,並以47根木樁架設在溪床作為支柱,設置地點從新店的中興路接到景美街,一直到1908年為止,主要作為輸水的水利設施。而這木梘橋,在新店端稱「梘頭〈水頭、上游〉」,景美端稱「梘尾〈水尾、下游〉」;「梘」、「景」臺語語音同,這「梘尾」一詞,經改字、雅化而成景尾、景美,這也是今日「景美」地名的由來。因此當地人以臺語介紹景美時,總是以「景馬」而非「景美」來稱呼。

第二代景美橋則於1909年落成,是當時臺灣第一座鋼筋水泥橋,從新店快樂旅社旁(寶元路)接景文街,橋面提供人車通行、橋下涵洞輸送水源,為紀念郭錫瑠開鑿瑠公圳命名為瑠公橋。日治時期為了統一管理水利設施,於1907年將瑠公圳、霧裡薛圳及上埤合併組成「公共埤圳瑠公圳組合」,成為水利事業自治團體,同年11月臺北廳長加藤尚治兼任組合管理人,開始瑠公圳整修工程,包括興建景尾溪水道橋、取水口水門、堤堰改造、延長圳路等工程,至明治42年(1909)竣工。迄今瑠公橋橋墩在溪底的遺跡,水位低時仍清晰可見。

第三代景美橋在1963年因河床淤積、橋體低矮影響水流速度,豪雨來時常氾濫成災,決定將瑠公橋拆除改建,興建全長80公尺,橋面淨寬7.4公尺的新橋,橋身兩旁加設人行步道,為傳統的鋼筋水泥橋,由新店順安街接景美景文街,而瑠公圳改採虹吸式水管送水,景美橋遂成為單純的交通橋樑。

第四代景美橋則由於舊橋不符防震及重量承載標準,且橋面狹窄不敷使用再次改建,2009年動工,2011年完工,新橋設計採與麥帥二橋相同的「單跨上承式鋼拱橋」(亦稱斜吊索拱橋),由新店順安街接景美景文街,橋面淨寬15公尺,採人車分道,並規劃連接景美溪的自行車道,造型頗具現代感。
回顧四代景美橋的歷史淵源,下次當您走訪此處時,不妨在橋上駐足,感受昔日瑠公圳的點滴記憶吧!

參考資料:
1. 景美地方文史部落格-景美橋的歷史沿革,2008.9.13
2. 臺北市文山社區大學
3. 公民新聞2017.01.09 景美的開道碑與景美橋
4. 文山區志,文山區公所

撰稿者:朱肇維

 


語音導覽

領讀人:黃君琪

 


 

景點地圖

 

立即體驗數位走讀地圖

 


 

精彩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