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點介紹

立即體驗數位走讀地圖

「根的故事紀念館」是為了紀念在臺灣出生的臺灣囡仔蘭大弼醫師(David Landsborough Ⅳ, 1914-2010)而設立。在根的故事紀念館中有許多藍大弼醫師與高仁愛(Jean Cornan)醫師娘所使用過的物品進行展示,在這些展品中我們可以看到他們的樸素與信仰展現。例如高仁愛用平常放置於廚房書寫雜記的黑板,以她在臺灣學會的中文,寫下她所領受的聖經經文:「神是我們的避難所,是我們的力量。」(詩篇第46篇第1節)這句經文成為她的有力支持,幫助她度過艱苦的虛弱病體時光。高仁愛醫師辭世後,蘭大弼醫生非常想念她,不捨得把她親手書寫的粉筆字擦掉而保留下來,並經常面對這個黑板沈思。如今,這份思念也保存在根的故事紀念館內。

蘭大弼醫生於1914 年在彰化出生,能說一口流利的臺語。到12歲時才(1926)離家前往山東的煙台,進入由戴德生(James Hudson Taylor, 1832-1905)宣教師創辦的芝罘宣教子女學校(Chefoo School)就讀,於1952重返彰化。他的童年圍繞著信仰、父親行醫和滿滿的臺灣土地情。小時候愛在田裡抓蟋蟀、踩水車,兒時家附近抓魚、抓蚱蜢, 要不然就是和鄰居朋友去撿芒果。那樣的成長環境,使他長大之後自然對臺灣農村很有感情。之後,蘭大弼在倫敦大學取得醫學士與外科學士學位,1939年獲倫敦大學頒授醫學博士學位。在父親醫療傳教精神的感召下,蘭大弼醫師決定追隨父親的腳步。1939年獲倫敦大學醫學博士學位後,隔年受長老教會指派前往中國福建泉州的惠世醫院任職。1947年在英國與婦產科醫師高仁愛結婚,並一同返回中國行醫。直到1949年中國共產黨統治中國,1951年被迫返英。1952年受聘返回彰化基督教醫院,在1954年接任第九任院長。

蘭大弼醫生上下班及外出時常常騎著自行車。現在這輛自行車還停放在「切膚之愛紀念館」內。當時,在彰化市內常見蘭大弼穿著正式而簡樸的西裝並將公事包掛於自行車,穿梭在大街小巷中,或辦事、或探訪病友、或探視教會友人。在市區中街道與巷弄中發現衣衫襤褸且明顯有病在身的無助人,他常會停下自行車,走向前去問候那位需要幫助的人,若對方願意則邀請他回醫院看病,並且想辦法幫助他們申請不同的社會福利照護費用,彰基同仁經常流傳:「院長又撿病人回來了」。根的故事紀念館象徵著蘭大弼醫師夫婦深根臺灣的點滴回憶,也彰顯了兩代蘭醫師服務下的彰化基督教醫院在醫療、傳道、服務、教育與研究上的努力與耕耘。

撰稿者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國文系
江惠廷、袁嘉良、鄭惠文(依姓名筆畫排列)

編校者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歷史學研究所
胡其瑞助理教授

 


 

景點地圖

 

立即體驗數位走讀地圖

 


 

精彩照片

 

照片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