柵的開發可追溯到清乾隆35年(1770),閩南漳州人游番渡海來臺,於下崁地區落腳,因環境惡劣,墾地有限,且易遭受淹水之苦,逐步移往上崁、埔尾、溪洲等處,為了自衛種刺竹、用木頭築柵防禦,因此留有內柵、外柵地名。人口聚居後,興建廟宇、學校,至今在仁安宮旁,仍留有一段老街屋。
因鄰近河邊,居民除耕作農田外,也有不少從事放柴、放竹、採柴、篩砂石及挑夫為業。1939年間,本地成立新溪洲煤礦及大溪煤礦公司,吸引許多外地來的專業礦工,也吸引不少農民在農作之餘投入採礦工作,對地方經濟貢獻良多。此外,內柵黃石英(籐橋英仔)搭做吊橋技術造詣深厚,曾是全臺首屈一指的吊橋師傅。內柵特有的煙燻味豆干,皮黃肉白,質地細嫩,每天僅定量生產,經常在中午前便銷售一空,遠近馳名。

撰稿者:林炯任




語音響導

領讀人:賴素卿

 


精彩照片


內柵特有的煙燻味豆干,皮黃肉白,質地細嫩,每天僅定量生產,經常在中午前便銷售一空,遠近馳名。 林炯任



數位走讀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