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點介紹

立即體驗數位走讀地圖

太平宮」座落於碧潭橋西畔大坪頂,亦名「大坪頂開漳聖王廟」,始建於清嘉慶12年(1807),主祀「開漳聖王-陳元光將軍」。陳元光,河南光州固始人,生於唐高宗顯慶2年(657),隨父入閩平亂有功,且上書朝廷創置漳州,其後大力建設漳州,築圳墾荒囤田、興學教化治民,於睿宗景雲2年(711)潮州叛亂中以身殉職,鞠躬盡瘁。其後受封「開漳聖王」為漳州百姓之守護神。

清乾隆末年,漳州人入墾公館崙以下的安坑溪流域,形成「外五張聚落」。入墾之初,埔荒林密,篳路藍縷以啟山林,為祈求風調雨順、消弭瘟疫,乃迎開漳聖王香火奉祀於暗坑。然開墾有年,因乏水灌溉,十作九荒不能成田,直到嘉慶6年 (1801) 外五張庄永豐圳、安坑圳等水利灌溉系統全部完成後。庄民感念聖王之庇祐,於嘉慶12年(1807)由張馥元、吳以文、曾合記、王三才、廖仁記、林榮水、游源昌、范清科等八人集資,向原住民購得安坑庄赤塗崁湖底浮洲荒埔山番園等地段,闢建「太平宮」,並自大嵙崁(大溪)埔仔頂粟仔園迎奉開漳聖王鎮殿,成為安坑外五張庄(包括:頂城、下城、柴埕、公館崙)的信仰中心。

咸豐3年(1853)漳泉械鬥,太平宮遭大坪林之泉州移民襲擊、燒毀並奪走神像,後於清同治6年(1867年)重建。到了日治昭和12年(1937)時,日本政府推動皇民化運動,企圖廢止臺灣寺廟,改奉日本神衹,地方人士為了護廟將太平宮更名為「碧潭寺」,迎奉觀音佛祖,讓太平宮香火方得保存。

民國34年(1945)日本戰敗,國軍部隊進駐太平宮作為營舍,管理人王水柳將各神明金身迎至其祖厝暫時奉祀,幾經交涉,部隊於民國36年(1947)撤退。之後於民國38年(1949)、民國50年(1961)、民國84年(1995)歷經三次重修,太平宮建宮至今217年歷史,雖經風霜,更見雄偉。

參考資料:
1. 太平宮官網
2. 太平宮沿革碑文,太平宮內。
3. 臺灣記憶-《新店市誌》,2006
4. 新北市客家民俗信仰館-新店太平宮

實際訪談:
太平宮總務謝國淵先生

撰稿者:陳粉

 


語音導覽

領讀人:賴素卿

 


 

景點地圖

 

立即體驗數位走讀地圖

 


 

精彩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