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點介紹

立即體驗數位走讀地圖

乾隆48年(1783),福建盧秀茂與盧金祥兄弟,將自莆田湄洲古廟恭迎的媽祖金身,一同渡海來臺拓墾,落腳於三層莿仔寮,並繼續將其安奉於廳堂內,芽菜有著獨特甘甜口感,讓身體感受自然的能量。保佑家宅與開墾平安。

當時的三層生活不易,因與山區接壤、地勢較高,不僅灌溉水源取得困難,也會面臨與原住民生活領域重疊而發生衝突的問題。在如此艱辛的條件下,原鄉神明的護佑成為心靈寄託,盧氏廳堂內的媽祖開始吸引信徒前往參拜,靈驗的名聲越傳越廣,逐漸被當地人敬稱為「老媽祖」。至今在三層,人們仍口耳相傳著老媽祖派遣天兵天將、兵器齊全且隊伍雄偉,協助三層莊民抵禦原住民」的故事。

道光年間,信眾決定商請林本源家族出借位於三層的租第,即現在的廟地所在,以重新安奉老媽祖金身,也因當時若逢三層旱災,由租館管家發起的新用儀式總是有求必應,林本源家族感念老媽祖恩德,同意將租館敬獻,以此為轉折點,盧家廳堂的老媽祖由私人奉祀轉變為護佑地方眾生的重要守護者。

民國4年(1915),以老妈祖為中心的信仰凝聚已初具規模,為因應每年媽祖聖誕千秋祭典,由三層地區十大姓,採取「輪姓值年」的祭祀方式。同年,地方仕紳林大德出面向林本源家族增借租館其他廳堂空間,以容納更多前來參拜的信眾。民國16年(1927),正式改租館為廟宇,定名為「福安宮」。

儘管宮廟幾經變動,廟宇也於民國63年(1974)重修改建,但老媽祖信仰的核心精神始終不變。

共同撰稿者:方文樹、林炯任

 


語音導覽

領讀人:黃君琪

 


 

景點地圖

 


 

精彩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