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點介紹

立即體驗數位走讀地圖

漢溪原名為大姑陷溪,源自於平埔族霄裡社人稱其為Takoham之音譯,其源流名為塔克金溪(泰崗溪),位於新竹縣尖石鄉境內,發源於品田山北側,至桃園下巴陵與另一支流三光溪會合後,始稱大漢溪。此後流經桃園大溪、新北市三峽、鶯歌、樹林、土城、板橋、新莊,最後於板橋江子翠與新店溪匯流合稱淡水河,全長135公里,是淡水河主要支流。

大正9年(1920),日本政府將大嵙崁地名改為大溪,但仍保留大嵙崁溪名稱。民國55年(1966)12月,行政院核准由臺灣省政府提報將大嵙崁溪改為大漢溪。

清同治年間《淡水廳志》有文:「擺接渡,往來新莊;上通大嵙崁三坑仔,下達淡水港」。可見當時大嵙崁至淡水之間有舟楫水運之利,擺接渡應即現在鶯歌、三峽至新莊一帶的大嵙崁溪流域。

鶯歌原有二甲九河運碼頭,創立於咸豐11年(1861),為當時大嵙崁溪的重要中站。稍晚亦有鳶山碼頭,聯繫鶯歌石、尖山、桃仔園及三角湧等地。戰後時期二甲九及鳶山兩個碼頭全由河運改為津渡,也就是渡船頭。鳶山為義渡(不收費),每年由三峽鎮公所編列預算支應;二甲九為民渡,由鶯歌鎮公所發包私人經營。後因三鶯橋興建,兩個津渡功能亦隨之減退,最終於民國53年(1964)結束,百年大嵙崁溪河運風光自此不復再現。

參考資料:
戀戀鶯歌/勝跡、遺址、古宅古窯調查報告
清・姚瑩,〈臺北道里記〉
《2020大三鶯走路節/賞遊新莊海山頭》
維基百科:大漢溪
《鶯歌鄉土誌》
王世慶,《淡水河流域河港水運史》,臺北: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1998。

撰稿者:王啟畇

 


景點地圖

 

立即體驗數位走讀地圖

 


 

精彩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