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點介紹
舊廟身高2公尺,長、寬1.6公尺,是以清代壓艙石所建,約乾隆40年(1775)重建,廟左外壁有重修碑記說明建造緣由、捐獻人、禁止事項,該文字收錄於文建會出版碑文集,捐獻人名與地方姓氏族譜相符。
本宮為五汴、東寧、永興、光雲村、浮圳(半庄)信仰中心。農曆二月初二廟方會舉行頭牙宴會。中秋時庄民會恭迎彰化南瑤宮媽祖、社頭天門宮媽祖和庄內各廟眾神,由本宮福神老爺任先鋒官,共同遶行陳厝厝四庄半祈福。96年7月6日縣議員陳素月同彰化縣文化局文化資產課長陳允勇、文史工作者張瑞和、臺北二二八紀念館館長謝英從到廟會勘,管理委員會稱永靖永興宮王爺指示,廟身低矮老舊、祭祀不便,將拆除新建,實則僅東寧村同意,其他村並不知情。7月8日舊廟身移至原地600公尺外永靖第一公墓旁。100年4月29日,彰化縣文化局有形文化資產審議委員會議因「永靖陳厝厝清福宮石板廟」是縣內僅存石板廟,將之列入候選,106年文資審議會通過歷史建築永靖清福宮石板廟遷移案,客委會與鄉公所補助500萬元移回廟體。107年7月28日舉行石板廟公園廣場啟用典禮。
撰稿者
彰師大113-1鄉土教育課:紀鴻宇、沈庚培、孫愛琳、陳琮文
景點地圖
精彩照片